列表banner

行业资讯 / News

联系我们

电话:0371-56156278

邮箱:foxwa2010@qq.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新都会2#楼B栋13层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详情

政策解读 | 产业添翼、文化赋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广亿集团发布时间:[2022-05-20 10:48:15]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据统计,我国73%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乡村生存发展血脉相连,不仅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根脉和底色,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本文从非遗助力乡村的四大趋势和四大手法分析如何让非遗为产业添翼、为文化赋能。

微信图片_20220520104726.jpg

当非遗遇上乡村振兴

202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联合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共有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额过亿元,其中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全国贫困县商家在阿里零售平台售出非遗相关产品近30亿元;年成交额超百万元的店铺中,西部省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其他地区。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正在不断显现。

这离不开一系列的政策支持。2018年起,国务院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多次出台文件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搭建起乡村勤劳致富的基础性平台。截至2020年6月,全国已设立超2000所非遗工坊,带动约50万人就业。

“非遗+扶贫”的成功实践,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工坊,促进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收。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工艺”“文旅”双管齐下,勾勒出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意见》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纺染织绣、金属锻造、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

“以非遗为抓手,探索多种新型业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产业项目,并在资金、信贷上给予一定支持,从而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这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

非遗产业化呈现四大趋势

受访专家认为,非遗产业化正在呈现出基地化、体系化、体验化、数字化等发展趋势。

基地近年来,非遗产业化载体日渐丰富多元,各地纷纷部署非遗工坊、非遗聚落、非遗街区、产业园、博物馆、产业基地、文化传习所等建设,让非遗产业开始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体系化区别于原始的个体化手工艺制作,不少地区的非遗项目已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入文化企业等形式,以非遗为核心进行全产业链建设,逐渐形成体系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并出现了较多区域领军品牌。

体验化。2020年,北京民生智库联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针对我国非遗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64.7%的受访非遗传承人认为“针对大众开展手工艺教学、体验项目”是当前形势下最有效的出路;46.1%的受访者看好“嫁接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产品销售”。

近年来,非遗项目与旅游呈现深度融合趋势,具有演艺性和体验性的非遗项目陆续成为景区亮点,其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的品质、口碑和游客粘性,让旅游成为非遗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数字化数字科技正在有效拉近产品与市场的距离,在电商、新媒体等线上渠道助推下,非遗项目插上翅膀、走出乡村,飞向“寻常百姓家”广阔市场。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5日,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平台覆盖率已高达99.42%;截至2021年6月10日,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收入超百万,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15倍。

此外,市场也在积极引导传统乡村手工业进行数字化升级与创新改造。非遗+新媒体让非遗传播更与时俱进。通过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保护、展示、传承、传播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已成为非遗发展的重要趋势。


“聚沙成塔”培育乡村非遗产业

目前我国乡村地区非遗项目点散、面广、水平不一,业内人士建议,可从规划、示范、资金、服务四方面凝聚合力,释放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潜能,进一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

第一,规划促规模。应制定非遗产业化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角度统筹区域非遗产业发展。对于产业化开发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将创作、制作、生产、营销等各环节资源要素进行集聚和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避免分散、零星、封闭。

第二,示范树品牌。非遗项目禀赋各异,不宜“一刀切”盲目开发,应以保护文化生态为基础,分类分级分析制定发展思路。审慎选择区域内基础好、潜力大、适宜活态传承与市场化竞争发展的项目,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基地示范,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做好有区域特色的非遗品牌IP、地理标识体系建设,扩大非遗影响力。

第三,资金激活力。目前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非遗保护传承,而非遗产业化尚缺乏明确的激励补助措施。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成立相关鼓励非遗产业化的引导性扶持发展基金专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可制定相关评定机制,涵盖品牌塑造、非遗产品创新、互联网传播等维度,对市场化和创新性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或机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调动各方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也提出,建立对非遗项目的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参与非遗保护,“认领”非遗创新孵化项目,尝试和探索将传承人利益捆绑的多元主体开发和绩效管理机制,加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流通活力

第四,服务带开发。非遗产业化应注意“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城市可发挥中心作用,积极培养文化资源开发机构,为乡村地区非遗资源开发提供公共技术、人才培训、对外宣传、知识产权等方面服务。针对区县级非遗传承人老龄化、断层现象,需要尤其重视欠发达地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可结合职业教育对民间传统传承模式加以改造,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科学;加强校企合作,为西部或农村地区相关企业员工开展定制化课程与培训;鼓励互联网平台为乡村非遗企业培养互联网运营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微信公众号“绿乡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汝州女儿城是河南省重点项目,汝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河南广亿集团投资,汝州星河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非遗”文旅商业地产项目。项目以宋、明建筑风格形制再现历史风貌,以中华“女娲文化”为基础,300亩土地为承载,通过重建具有历史记载的望嵩楼、大阅楼及其他文化建筑,融入上古“三皇文化”,将汝州千年“非遗”文化,以符合历史规制的建筑形式传承展现世人面前。通过该项目,凸显汝州城市自身的特色,打造一个集民族性、生态性、综合性的文旅商业综合体,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休闲、消费、娱乐场所,另一方面提升汝州全市旅游发展水平,扩大汝州市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汝州1224.jpg

汝州女儿城品鉴专线:0375-6685555

展厅位置:汝州市建设中路与广济路交叉口路北 汝州女儿城营销中心



Copyright © 2001-2019 GUANGYI. 广亿集团 版权所有
香港地址:九龍旺角道33號凱途發展大廈7樓04室 大陆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新都会2#楼B单元13层